来源:0 发布时间:2016-04-11 11:32:58
人民网北京4月6日电 “当前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意识还不强,模仿跟踪现象仍较普遍,对一些热点问题一哄而上也很常见。” 中国科协副主席、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中国科协2016年学术建设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会上,李静海代表中国科协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发布了2014-2015年度我国空间科学、海洋科学、核科学技术等33个学科的研究进展。探月工程顺利推进、国家海洋局4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并网发电等成果均被编入2014至2015学科发展报告。
李静海介绍,近两年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突出性的科研成果,各学科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科研投入方面,仅2014年全国研发总经费就达到了13015.6亿元,占全国GDP的2.09%,比2013年增加了1169亿元;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2014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为371.1万人年,比上年增加17.8万人年,增幅为5.04%。研发人员中的研究人员总量为148.4万人年,比上年增加8.0万人年,增幅为5.7%。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2014-2015学科发展报告》中用了较大的篇幅指出了当前我国学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李静海介绍,当前我国学科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学科受重视程度不够、公众理解科学程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难、学科划分存在一定局限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学科的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科研工作评价系统不健全、不完善,一些原创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不能获得应有的认可。”李静海表示,我国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的总体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对此,报告建议科学界要大力营造尊重原始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学术氛围,倡导宽容失败的科学精神,要建立符合科学和技术不同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支持独立思考、有独创精神的学者和青年人才。
“此外,我国的学科制度设计目前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科多样性发展的需求。”李静海强调,学科划分导致的领地观念,不利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联合起来研究一些多学科问题。学科分类和布局陈旧,形成了学科之间的隔离,有的学科盲目发展,而有的学科逐渐萎缩。
对此,报告建议科学界要进一步理顺学科关系,大力扶持各学科间的渗透、交融,形成多学科相生共长的学科体系,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充分重视学科交叉取得的成果,以优势学科为轴心,跨学科融合、多学科嫁接,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为牵引,多学科支撑,培育若干优势学科群。
当前,科研成果转化难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步伐的症结之一。报告指出,在我国科研成果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比例很少,形成产业规模的更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李静海看来,造成创新成果转化率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够,人才的劳动价值和成果收益得不到有效体现,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提高。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必须要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报告指出,科技成果转化能否成功,受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科技界、经济界和政府的共同参与,需要科技政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套。要准确把握不同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功能定位,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尤其要加大对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以及产业化阶段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市场动力机制,激励技术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据悉,中国科协自2006年起建立学术建设发布制度起,先后组织110个全国学会,开展了220次学科发展研究,编辑出版系列学科发展报告220卷,有600余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约2万位专家学者参与学科发展研讨,8000余位专家执笔撰写学科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