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0 发布时间:2017-12-01 00:00:00
11月29日上午11时,文学与传媒学院紫阳戏剧社校友座谈会在1教101会议室开展。文传学院2010届校友、紫阳戏剧社创始人杨毅坤应邀为本次座谈会的主讲人,行政办主任李娜老师、团总支书记陈婷老师、教学秘书刘梦寐老师和紫阳戏剧社的成员参加了本次座谈。
紫阳戏剧社是文传学院最早成立的学生专业实践团队之一,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在历届校友的不断努力下,目前在舞台剧和影视剧两个方面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本次座谈会,杨毅坤结合自己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导演专业的知识和多年来在在影视制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同学们就戏剧表演和剧本创作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答。对于一些难理解的理论,他列举了许多丰富生动的例子帮助社员理解。
在提升演员的演技方面,杨毅坤建议一个星期练习一场表演,自己编戏自己演,请观众来观看并评价,了解自己的水平,不断改进不足。谈到对人物性格的把握,杨毅坤认为这主要看阅历,阅历不够就需要看星座书,看属相、拆星盘。他以《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作品中的“杀手”与一般影视剧所塑造的冷酷的杀手角色完全相反,是因为这个“杀手”的太阳星座与月亮星座的设置是相反方向的。
当剧本角色与演员本身性格相反时,该如何演绎?杨毅坤解答说,每个演员都有局限性,演员需要做的是要保留导演的东西同时完成这个人物的塑造,而不是完全走极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承托点,将内心与人物性格吻合的部分无限放大。针对如何塑造人物CP感这一问题,杨毅坤建议演情侣关系的演员们可以多培养感情与默契,多参考现实中的情侣,演戏时主动配合,随机应变。
“人都说戏子无情,其实只是看着无情,戏子是在理解每一个人,当你真的了解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心里的依托,支撑点一出来他整个人就立起来了。” 杨毅坤说到。
在剧本创作方面,在写戏时不能只执着于剧本,史前史也需要写,因为它贯穿着每个人物的动机、思维以及说的每一句话,这都需要找一个点去支撑角色的特点。“在作品创作中,如何解决在刻画人物性格时受某些因素影响导致性格刻画不够完善的问题?”杨毅坤认为首先要定一个大方向,再根据人物的特点并按照属相、星座等来进行揣摩。编戏时编剧要明白这出戏要给观众传达的精神内核,当演员将自己投射入戏里后,会再完善人物,将人物演活。
此次座谈是文传学院学生专业实践团队首次举办的创始人校友与在校学生的正式座谈,对文传学院校友工作的发展和专业实践团队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文传学院综合媒体部 作者:许雯婷 摄影:黄帅 编辑:邱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