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0 发布时间:2018-04-28 00:00:00
4月13号,政商研究院在九教101课室举行2018年三下乡第一季培训,吕佩安老师在为所有参加三下乡的同学们上了一节培训课。
吕老师最为强调的一点是:去反思常识。吕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以大龄剩女为例让我们看到常识的力量多么强大,它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轻松,但是常识不经常都是对的。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并非天经地义,而我们毫不自知被错误的常识导入了谬误。所以吕老师给同学的第一点建议:学会问问题。学会去挑战常识、验证常识,学会对问题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不是随大流。如民国大家胡适之先生所说“要从不疑处有疑”。
吕老师说同学们选题难,首先是因为对生活缺乏观察。题目从哪里来?生活中。生活中每一处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事物都可以拿来做研究。
到底如何选题?一般不建议同学们跨界太远,尽量选和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而且尽量选感兴趣的题目。兴趣所在,才有更多动力支撑下去,调研的热情才不会消退。
选题最好要选一个小而具体的点,如果题目太大那调研起来难度太大,无从下手。选一个点切入,然后用实证资料和社会理论去支撑你的报告。用别人的话说自己的故事。
吕老师给了大家一个中肯的建议:多阅读。“提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输出,如果要提出一个好问题需要大量输入。要输入,同学们就要去读文献。”对于常识的观察,吕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一切显而易见》(邓肯.华兹著),“如果同学们来不及读相关书籍,那么至少要去看二十篇论文,去看看和自己选题属于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实证资料和社会理论哪里来?老师推荐了几个网站和期刊:中国知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这几个期刊上的都是比较权威,靠谱的研究成果。
一个多小时的浓缩版的课堂后,同学们依旧意犹未尽,下课了同学们围着讲台继续和吕老师进行交流。
新闻来源:政商研究院 作者:邹晓树 编辑:魏水钦、邱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