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12 08:49:00
我校综合素养学部思想者团队为践行“走出大山、共同分享”的理念,自2018年起便积极开展与广州各高校的师生学术交流,先后访问了广州软件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与广东白云学院。2021年4月7日,团队指导老师黄家瑜博士带领17级法语专业赫英博同学、18级公关专业唐赫苒同学、19级新闻专业何奕帆同学再次走进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与该校思政部“青年说”团队指导老师杨尚昆博士以及约50位珠江学院同学进行了一场近两个小时的思想碰撞盛宴。
活动一开始,杨尚昆博士向现场的老师同学简单介绍了此次学术交流的主题:“时逝百年,忆往昔光辉党史;不负过往,看今朝中华青年”,并鼓励在场的同学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成为时代新青年。杨老师也向大家特别介绍了我校思想者团队的师生代表,并表示两团队过去几年间的交流活动对同学们有很大的启发价值,感谢我校师生再次的到访,为珠江学院传经送宝。
杨老师结束开场致词后,便由珠江学院与南方学院的学生代表依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珠江学院的曾丽滢、郑泽华、余营分别以抗日爱国诗人戴望舒的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梁启超与中国的对外包容心”、“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为主轴,阐述了先贤与烈士们对中国走向富强之路所作的贡献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我校学生代表赫英博与唐赫苒以“幸福中国人”为主题,出演了一场精彩的对口相声,透过幽默风趣的对话,两位同学向大家描述了现今人们的美好生活以及追求更大幸福的愿望,现场观众反应热烈、笑声不绝于耳。作为压轴出场的何奕帆同学则是以“中国形象新起点”为主题,讨论了中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有效的掌控国际话语权,以及要如何把中国故事说好,同样引起了同学们的热情回响。
同学们展示完毕后,杨尚昆老师与黄家瑜老师分别做了总结。杨老师除了肯定同学们的展示相当用心、准备充分,也点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发言稿的内容可以再升华、演讲者的服装可以再更考究等等。此外,杨老师也特别嘉许南方学院学生代表,认为展示的内容无论是在广度、深度与创新度,都有高水准的表现,并鼓励珠江学院的同学们多加仿效学习。
黄家瑜老师则认为同学们整体的表现非常优异,也颇有启发性,但展示的部分内容仍不免有点空泛、曲高和寡。黄老师指出,一个好的演讲除了要讲好大道理之外,更要能够思索如何将道理应用在我们自身,将理论落地、实践,这才是一个大学生所最应该具备的素质。
活动最后,杨尚昆老师也分别颁给赫英博、唐赫苒、何奕帆三位同学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青年说大讲堂”学生讲师证书,并期待两校在未来能够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文章来源: 综合素养学部 作者: 黄家瑜 摄影: 珠江学院青年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