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您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三中全会通过深化改革决定 媒体解读公报6看点

来源:0     发布时间:2013-11-13 16:39:37      

1 全面深化改革确定总目标

 

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公报第一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这是一个新的亮点、新的突破。国家治理一是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人民也是社会的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一个方面的角色,都是主体之一,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二是渠道多元,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治理也表明了方式的变化;三是治理要现代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王远鸿:这次还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加以强化,强调改革核心是政府放权,目的是让社会活力迸发,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发展成果更加惠及全国人民。

 

2 改革设计推进有了指挥部

 

公报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一大亮点。这是中央反复酝酿成立的,也是重要的制度安排。以往体制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制度安排由中央决定,主要由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这样的部门领导和实施。当前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方面。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可推动五位一体建设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这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空前的。以前统筹各方面的改革主要由国家发改委来承担。由于改革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及加强各项改革统筹协调的必要性,国家发改委在一些方面尤其是政策的制定上受到局限。相对而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更具权威性,能够保证改革的设计、协调、推进和监督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有助于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的改革决心,相信在今后的改革进程中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创造力

 

公报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付敏杰:从公报内容表述看,非公有制经济被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这次提出要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很有新意,许多创新是民营经济取得的,包括技术研发,所以要调动这些活力和创造力。另外公报里第一次提出来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就是说,以后国有的里面可能也有民营的股份。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王远鸿:我们看到,民间资本,包括民营经济,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一部分,原来一开始叫重要补充,现在都是并列的,是重要部分。民间资本占整个投资的比重,现在基本占到60%,已经超过了国有经济。政府要真正地放权,民间资本还有进一步激活的空间。要把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的“玻璃门”、“天花板”打破,使民间资本有能力进入,有信心进入,还要获得合理的回报,只有做到这三点,我想民间资本的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4 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检察权

 

公报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当前我们在司法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不够有力,不够到位,效果也不太好。什么原因呢?正如三中全会公报所讲的,很清楚,就是因为我们的司法、监察这块的权力不够硬,不好管,也管不好。所以我们这次特别强调了一定要让它在依照法律之下有独立性,独立以后就能够真正公正地行使权力监督。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当下的改革必须从政府自身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改革、社会改革腾空间。这是“第二次改革”的核心,一旦启动,其影响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长期的。但是,光靠政府改革带动经济改革还不行,还要促进政治要素层面的改革。如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加强司法改革,保证司法公平,转变作风,加强执政党的自身改革等。只有认清了这个改革内在逻辑的结构性转换,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改革主动权。

 

5 市场配置资源升为决定性

 

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这一表述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在经济生活领域,我们要实行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市场的有限作用,为激发市场活力、理顺政府市场关系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方向。第一,只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市场才有活力,经济才有活力。第二,从现实生活来看,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权力过大,对微观经济活动介入过多,压抑市场活力,同时也压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所以无论从市场发展的规律,还是现实生活来看,行政体制改革是激发经济活力最关键、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特别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说白了就是发挥市场价格形成的作用,强调的是价格怎么形成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价格信号不强,资源配置就会受到各方面的干扰。这是最大的亮点。

 

6 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公报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志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同时,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均等原则也不是平均原则,而是要以城带乡、以工补农。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必须要处理好3个关系,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与普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应对复杂局面还要以改革破难题: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源头上削减中央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二是协调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

 

相关链接:http://sc.people.com.cn/n/2013/1113/c345454-19907950.html

上一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9日开幕 总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
下一篇: 三中全会通过深化改革决定 媒体解读公报6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