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0 发布时间:2017-10-26 10:51:57
10月24日下午3时,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南方论坛系列讲座第98讲于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准时开讲。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我校讲座教授巴曙松以“为人民币资产定价,全球金融市场改革的新动力”为主题展开了精彩的演讲。本次讲座由我校副校长黄静波担任主持。
人民币入篮,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巴曙松教授从美元代替英镑成为金融体系领导者的第一阶段开始,详细地讲解了当主要货币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时,常经历国际资产格局进行重大调整的形势。其中,巴教授着重分析了当下正面临着的第三次重大调整。他表示,从2008年至今所面临的、再次变革动力的重点是如何定价人民币资产。为顺应全球金融转变和中国经济转型,中国资本全球配置正在由传统的资本流入转变为资本输出,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资本输出国之一。巴教授认为,从微观角度来看,中国企业步入国际化配置阶段更有利于合理布局国民财富,同时,也有利于分享全球经济的增长收益。
“一带一路”,全面促进人民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巴教授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均有效实现了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这将是人民币融入国际体系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他还表明,由2014至2016年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呈井喷式增长可见,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力正与日俱增,而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与资本项目开放的相辅相成,也有利于建立人民币融资的新模式,从而带动丝绸之路融资体系的发展。
围绕互联互通生态圈,实现多方共赢
在讲座中,巴教授还提出“互联互通是人民币资产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模式创新”的结论。深港通、沪港通和证券通等资本开放的创新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多方共赢,也为实现国内资本和市场国际化,为最终的全面开放赢取了时间与空间。他还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互联互通和产品汇集的平台,应该以更开放广大的胸怀迎接来自全球的合作。
巴教授运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形象生动地进行举例说明,清晰地阐释了相关的知识及见解。讲座最后,在现场提问环节,巴教授详细地回答了三位同学的问题,还给相关专业的同学提出“应注重基础和原理学习,尽可能贴近前沿和注意金融市场新变化”等学习建议。至此,南方论坛系列第98讲圆满结束。
新闻来源:院学生记者团 作者:许凯欣 刘紫静 摄影:张俊杰 谭沫若 何政阳 编辑:刘湘妮 黄斐悦 邱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