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您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从纳兰西厢到中大南方——黄天骥教授做客我院南方论坛第七十七讲

来源:0     发布时间:2015-06-23 16:07:25      

他是中山大学“百篇作文”传统的提出者;他80岁高龄依旧奋战于教育前线;他曾以一首《满江红》博得海峡两岸人民一致好评;他是谁?他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黄天骥教授。6月19日上午,我院邀请到了黄天骥教授做客第七十七期南方论坛,他与南院师生分享他身为古典文学与戏剧学者及教师的人生经历。学术要求严   师生情意浓1986年,中山大学中文系对新生提出第一个要求:一年内上交100篇写作;29年后,这个要求仍然可以引起新生们的哗声。这就是中大中文系的传统——“百篇作文”,而它的提出者就是眼前的黄天骥教授。对于被新生们认为 “毫无人道”的“百篇作文”,黄天骥教授阐述了其必要性:“身为中文系的学生,写作是必备技能。然而现在的学生,有的甚至连一封信都写不好,怎么担得起中文系学子的称号呢?”他说自己在学术方面是积极严格的,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正常时间内毕业,有的甚至会用上7年。“百篇作文”虽苦,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好的就业岗位,更多时候还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如今他已担任博士生导师多年,在广东省甚至是全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笑称这么多年自己只清楚菜市场的菜价却不知油、米的价格,只因为自己的学生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给他送来一大批油和米。他说:“我对这帮学生心存感恩,他们与我之间始终保持的平等地位让我学到了很多。”不求样样有用  但要有自身的追求80岁高龄的黄天骥教授站在讲台上依旧精神矍铄。自从师著名戏曲学家王季思先生之后,黄天骥教授在研究古典文学与戏剧的道路上再也无法停下脚步。很多人认为学习古典文学和戏剧没什么用,黄天骥教授却抛出一个问题:“学习仅仅是为了用吗?”他认为人生在世,未必求样样有用。只根据眼前的东西来断定它有用与否是根本行不通的。人与动物不同,人要有追求。“了解古典文学,我们的思想层次、道德情操都会有所提高。”他觉得古诗词的几个字有时候都比一篇两千多字的论文还来得管用。1994年黄天骥教授随团到台湾进行访问,当时他就以一首《满江红》获得海峡两岸人员的热烈掌声。“……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黄天骥教授现场还原当时场景,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在会场里响起,风度依旧不减当年。除了志愿研究古典诗词,黄天骥教授还热爱着戏剧。为了让现场观众更能感受到古典文学与戏剧的差异,黄天骥教授亲身模仿三个不同版本的莺莺与张生相见时的情景。莺莺娇羞的、大胆自由的一颦一笑;表现力极强的动作、神态,惹得场下连连叫好。多读古典文学  洞悉古今未来“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我只想说爱国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刻苦、自觉、创造性地学习,”黄天骥教授面向场下的每一位学生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不同,现在的你们,眼界宽了,还要多读点古典文学。知道过去,才能知道现在,追求未来。”我院院长喻世友、文学与传媒系系主任孙立等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院长喻世友为黄天骥教授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聘请黄天骥教授为学术顾问,契合我院提出的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有利于带动我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的提升。文章来源:学院办公室 作者:李少茵 编辑:刘兆娟

上一篇: 全球化时代下青年应怎样创新?——台湾世新大学邱志淳教授走进南方论坛第七十八讲
下一篇: 从纳兰西厢到中大南方——黄天骥教授做客我院南方论坛第七十七讲